首頁
1
商品介紹
2
渴慕同在.倚靠蒙福|林毓倫牧師3
https://www.amoybc.org.tw/ 廈門街浸信會
首頁 你必須知道的信息,與你分享 2025 渴慕同在.倚靠蒙福|林毓倫牧師
1140907

渴慕同在.倚靠蒙福|林毓倫牧師

114.09.07主日信息摘錄
經文:詩篇84篇1-12節

主日直播準時每週日10:00在教會YouTube頻道,歡迎弟兄姊妹線上參與

一、關於這篇詩篇:
每當讀到可拉後裔所寫的詩篇,都會讓我們更多回想過去發生的事件~可拉一黨的背叛(他們認為摩西、亞倫擅自專權,其實是自己也想要有帶領與統治的權力,這事件也凸顯了以色列百姓的不順服。詳情參閱民數記16章)。但蒙神恩典憐憫,我們卻在聖經中看見神讓可拉仍有「餘下的後裔」可以服事神,繼續能靠近神的聖所來事奉,這些對神的經歷與認識是何等寶貴。
本篇詩篇是一年一度人們上耶路撒冷敬拜守節的朝聖詩,以「兩個細拉(休止符)分成三個段落」,分別是朝聖者的羨慕與渴想(v1-4),朝聖者的經歷與見證(v5-7)以及朝聖者的祈禱與宣告(v8-12)。

二、朝聖者的羨慕與渴想(v1-4):
作者稱頌神的院宇何等可愛、有福,祂的百姓渴慕「住在神殿中」,萬物也在神那裡找到居所、歸屬。這裡用了四個詞:「居所、院宇、祭壇、殿中」來表達詩人要向神朝聖、尋求神,到神面前。這不禁讓我們思想從舊約出埃及記開始,神親自設立會幕,教導以色列百姓敬拜,會幕則是以色列百姓隊伍的核心,而百姓以會幕為中心,會幕的重要功能更是為了讓百姓透過利未祭司的協助,到神面前獻祭敬拜;到了所羅門時期,建造聖殿在耶路撒冷的錫安山上,百姓也都要來到耶路撒冷朝聖、敬拜。無論是會幕或後來的聖殿,都不是為了將空間給聖化,而是為了表達、象徵「神的同在」,神「住在人中間」。
在第二節裡,當詩人提到「我渴想」,這種對神的渴慕,魯益師認為「與其稱這種渴望為『對神的愛』,我寧可稱之為『對神的飢渴』…具有天然、甚至肉體慾望的所有令人愉悅的自發性」。在這裡,詩人的關注是「萬軍之耶和華,我的王、我的神」,當信靠跟隨者注視於祂,以耶和華神為王、以及渴慕神同在的人必經歷福份。
當詩人以「在你祭壇那裡,麻雀為自己找著房屋,燕子為自己找著菢雛之窩。」作為陳述,麻雀與燕子都是普通、尋常的飛鳥,但卻在耶和華神的祭壇附近築巢並撫養雛鳥,意味著卑微的鳥雀能在榮耀的地方得蔭蔽,何等有福。若神仍顧念這飛鳥,那麼樂意服事、跟隨神,甚至是渴慕親近神的人,豈不更加有福?不僅是得以在神的殿中,更重要的是神的同在,而神的同在決不侷限於聖殿當中,而是會幕、聖殿甚至到教會時期的「教堂」都是預表與象徵神的同在。真正渴慕、親近神的人,在神的同在中是蒙福的。因此,不僅是「住在你殿中的便為有福」,更延伸的意義是「住在神的同在中」的人、遵行神旨意的人,無論生活在何處,都是住在祂的同在中。
三、朝聖者的經歷與見證(v5-7)
朝聖的旅途並不容易,但這裡的經歷與見證,延續了剛剛所說的福份,雖然朝聖者並非處於「神的聖殿」,但卻仍然可以經歷神的同在;因為信靠神的人(靠你有力量)、渴慕神的人(心中想往錫安大道的),以神為避難所,在旅途中也經歷神的同在。當朝聖者信心信靠、渴慕接近神的同在,神也必親近、同在。
作為一個朝聖者,倚靠神、持定心意走神道路的人何等有福,「雖會經過流淚谷(巴迦谷,Valley of Baca,在聖經中象徵著生長在乾燥之地、滴水如類的植物,是一種鳳仙花科的樹,象徵著患難)」雖經過患難、乾旱、疲乏無水之地,但神會使秋雨之福蓋滿全谷,正如神過去如何引導以色列百姓在曠野中有以琳水泉、使磐石出水,又如何引導以撒在退讓中鑿井得著泉源,神必使人在這條奔跑天路、遵行神旨意的路上「力上加力」,我們的人生亦然。我們都猶如「奔走天路的天路客」,一生朝聖的對象就是耶穌基督,渴望進入父神的家中,一生與祂同在;但實際上耶穌基督~以馬內利的主已經主動的與我們同在,所以我們更要渴慕與耶穌基督緊密的關係。

四、朝聖者的祈禱與宣告(v8-12)
朝聖者的祈禱:「耶和華萬軍之神啊,求你聽我的禱告!雅各的神啊,求你留心聽!神啊,你是我們的盾牌;求你垂顧觀看你受膏者的面!」(v8-9)在過去,君王是百姓的盾牌,因為神膏立君王來治理、保護百姓,幫助引導百姓免受災難。但在這裡,詩人的禱告,將眼目轉到膏立君王的「永恆之君、萬軍之耶和華神的身上」。詩人強調神是盾牌,投靠神的人有福了;詩人懇求神垂聽禱告,他向這位永恆的大君王祈禱,懇求護衛,但也求神憐憫神在世上膏立的君王,賜福憐憫將恩惠施予地上的統治者。這裡似乎淡淡地、暗暗地揭示以色列百姓受到的壓制,可能也是在悲劇與相對兇惡的環境下寫成這詩篇,以至於這悲劇同時影響君王與百姓;但是詩人語重心長地稱耶和華為萬軍之神,相信祂的權柄與能歷;更在結束前稱祂為雅各的神,也表達再次宣認耶和華神為以色雅各的後代~以色列的神、以色列的主,是一種認同的祈禱與宣告。
朝聖者的宣告:「在你的院宇住一日,勝似在別處住千日;寧可在我神殿中看門,不願住在惡人的帳棚裡。因為耶和華神是日頭,是盾牌,要賜下恩惠和榮耀。他未嘗留下一樣好處不給那些行動正直的人。萬軍之耶和華啊,倚靠你的人便為有福!」(v10-12)用強烈對比形容寧願在神院中看門、有神同在同住,也不願與惡人為伍。這不禁讓人想到可拉的後裔,寫下這樣的詩句與形容,是因為曾經真實經歷過。雖然過去祖宗犯罪,但他們蒙神恩典憐憫仍可以靠近聖殿來服侍,因此寫下寧可在神的院中看門,也不願意與惡人為伍,不願意繼續行惡、不與惡人同坐席或相處,只願與神同在、渴慕神同在、遵行神旨意。「在你的院宇住一日,勝似在別處住千日」,這裡的「院宇」象徵神的同在,「別處」象徵陰間與死亡。與神相處、相交一天,更勝世上任何事千倍,更勝一切財富,特別出於可拉後裔之口,更顯珍貴(過去祖先要謀求權力,如今他們宣告要尋求神同在才是真富足)。這是何等真實的吶喊與宣告,更是生命真實的經歷與見證。
神的殿只是一個象徵,最終詩人宣告,唯獨神能賜福,唯獨神能夠成為他的滿足。因此在神的同在中,比一切地方、一切都可靠。最後,詩人宣告、呼籲:「他未嘗留下一樣好處不給那些行動正直的人。」神的好處、恩惠好比「日頭(光、光輝,神照亮一切、給予萬物復甦與能量)」、「盾牌(抵擋惡者仇敵的攻擊,保護投靠者)」。神賜下恩惠與榮耀,使人能經歷祂所賜的美善,也看見、分享祂的榮耀。願意與神親近、尋求神、與神交通、相交之人,神將祂所有的好處與美善都賜予給「行動正直」~遵行神心意而活的人。最終詩人宣告:「萬軍之耶和華啊,倚靠你的人便為有福!」凡願意心裡謙卑,認神為王、全心順服祂,尋求神且倚靠神的人,祂必將祂的大福份賜給投靠、尋求祂的人。

五、 結語
對天路客(朝聖者:Pilgrim)的三個啟示:一、要全心想望上面的事(渴慕神的院宇、神的同在),不畏艱難地奔赴神、奔向神,全心渴慕神的同在。二、信心跟隨,將信心之錨投靠在神身上,即便在路程中會有困難險阻,但必在最乾旱的地方經歷神為我們掘出活泉。三、倚靠神行走天路,祈禱宣告,將越走越恩上加恩、力上加力、福上加福。
以往只有祭司能在神的殿中敬拜、事奉,但今日的我們都蒙了耶穌基督救贖的恩典,可以一起在神家中、神的殿中敬拜、侍奉;但不僅僅是在教會的門徒群聚生活裡,也不僅僅在「教堂的建築物裡」,神的同在意味著神就是我們的院宇,神自己就是我們的居所,我們已經在神那裡找到歸屬、找到居所;神透過這樣的確據教導我們什麼?我們在生活當中又如何可以親近神、渴慕神、經歷神的同在?
堅持要走向神、走神所引導的道路之人不會萬事都順遂、道路都平坦,但是我們可以確知主的同在,而且要使我們力上加力,並且使生命中的苦難、流淚谷,藉著神的賜福、恩雨大降成為泉源之地、化妝的祝福,這應許對此時的我們有什麼鼓勵?願我們時刻住在主裡,不與惡人同住,單渴慕倚靠主。

1686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