閤家歡|張傳弢傳道
1141019 主日信息摘錄
經文:詩篇127-128篇
主日直播準時每週日10:00在教會YouTube頻道,歡迎弟兄姊妹線上參與
詩篇從120到134篇是「上行之詩」,這是以色列人過節時,要上耶路撒冷朝聖所唱的詩歌,不過這是以色列人還有國家的狀態。如果我們將時空背景換作詩篇卷五的編纂時期,也就是被擄歸回時,那這15首詩就變成是一趟從異鄉回到故土的旅程,是對於平安之城(耶路撒冷)的追尋。今天我們要看詩篇127-128,這兩首詩屬於一組詩,夾在上行之詩的詩組當中,可說是「詩中之詩」。它位於15首詩的正中間,也好像爬一座山到了山頂,這山頂有著一片美不勝收的風景,是上帝為我們旅途所預備的收穫。可是這收穫的內容是什麼呢?我們這趟旅程到底在追尋什麼呢?願神帶領我們登上山頂,來思想神所定義的福份。
一、枉然勞力
這首詩被註記為所羅門的詩,所羅門這個名字是「平安」的意思。對於被擄歸回的人來說,平安就是他們所要追求的東西。127篇第1節講的「房屋」有多重的意義。房屋表面上是實體的建築物,但也可以延伸解釋為家族、家人;如果對所羅門這位君王來講,也可以代表著建造王朝;不過我們按著上行之詩的脈絡來解釋的話,顯然這裡更是說要建造神的家,就是聖殿。
以色列人能夠歸回、能夠建造聖殿,這是人手能做到的事嗎?若不是耶和華激動波斯王古列的心,怎麼會讓以色列人歸回呢?若不是耶和華激動猶大省長所羅巴伯、大祭司約書亞和百姓的心,怎麼能成功重建聖殿呢?這裡也說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就是「保護」的意思,我們再怎麼警醒也是枉然、白費功夫。唯有耶和華才是那位真正完全的看守者、保護者。我們若有什麼成就,榮耀不給自己,而是要歸給耶和華。
第2節談到人為了工作清晨就起來,到了夜晚才安歇,勞碌有著辛苦、受傷的涵義。一個人要這麼辛苦承擔著壓力,才能換得一口飯吃,真是枉然、空虛。然而惟有耶和華所愛的,神就要賜他一個恩典叫做:安然睡覺。這裡其實也不是真的要談睡覺這件事,而是要談真正的平安,從神來的平安。不是人可以憑著努力賺取來的,惟有和神有親密的關係才能得到這份禮物。
二、對待兒女
談到「兒女」也就是「後裔」。這個主題對於以色列民族非常重要,關乎亞伯拉罕之約,上帝應許要讓亞伯拉罕的後裔繁多,如天上的星、海邊的沙。也關乎大衛之約,上帝應許要使大衛後裔的國位堅定,直到永遠。所羅門就在這段經文中給我們一個重要的提醒,他指出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是來自於神,所以上帝在我們孩子身上有理所當然的主權,孩子這一生所走的路,其實是要照著神所指示的路去走,並非照著父母親的意思而走。做父母的應該要忠心於被託付的產業(就是兒女),保護他能夠走神喜悅的道路,教導他應該如何來跟隨神。所懷的胎,原文是腹中的果子;這果子是神給的賞賜,賞賜又可以翻譯成工資、薪水、報酬。所以可以這樣理解,兒女是耶和華神給你的禮物,是要讓你得好處的,是要讓你得喜悅的。每一個孩子都是神賜的禮物,甚至包括有些在人看來不體面的,或不健康的孩子。如果父母學習用這樣的視角來愛兒女,就會少一點偏見,多一點珍惜。多一點從神的角度來愛孩子,去發掘每個孩子的寶貴之處。
第4節談到兒女實際上可以給父母帶來什麼幫助。舊約時代的以色列人大概在17~20歲之間結婚生子,因此有眾多的小孩。眾多的孩子好像勇士的武器,成為了父母的力量和幫助。這邊比喻為箭袋充滿,那畫面就是密密麻麻的箭,塞滿在袋子的一幅圖像。這裡的「有福」是在上行之詩中首次出現,和下一首詩的「有福」相互呼應。為什麼有眾多孩子是有福呢?因為詩人受到敵人的攻擊,所以他希望孩子們起來為他爭戰。對於所羅門來講,為了要讓耶路撒冷能有平安,的確也需要眾多孩子起來爭戰,這就是王國所面對的狀況。
詩127整首讀完,特別對建造家庭、養育兒女很有感觸。若不是耶和華使兒女成長,養育的人也是枉然勞力。求神幫助我們有智慧來面對家庭、教養兒女。不要枉然勞力,不要自己攬起所有的重擔,卻要更多的親近神,從神的角度來對待孩子,以恆久忍耐的愛來愛他。那麼神必使你可以安然睡覺,能夠有從神來的平安。
三、什麼是福?
詩篇128篇延續127篇的議題,要來探討什麼是「有福」?上行之詩走到了山的最高峰,就好像我們的屬靈旅程抵達了一個目標,我們的神想要給我們的,是從現在就開始享受信仰生活,得著所謂的「有福」。
128篇第1節這裡的「有福」補充了上一首詩對於有福的詮釋,不是每個箭袋充滿的人都為有福,我們還是要回到詩篇的主旨,就是要敬畏耶和華,願意遵行他的道,這樣做的人才算真正的有福。對我們來講是這樣,對於上一篇的作者所羅門來講更是如此。所羅門王晚期失去了對耶和華的敬畏之心,以政治聯姻引入外國的異邦神明,埋下了王國分裂的種子。我們要忠心持定神的道,才能成為真正有福之人。那麼有福的內容是什麼呢?
祝福一,能享受勞碌得來的結果。「人莫強如吃喝,且在勞碌中享福…(傳2:24)」人最大的幸福就是有工作,並且得到工作所帶來的正面結果。換句話說其實很多人勞力工作自己是無法享受的,都被別人給拿走了。但是敬畏耶和華、蒙神賜福的人,上帝要保守他所做的不會枉然。
祝福二,要享福(第2節),就是要享受「快樂」。如果我們勞碌整天卻都不快樂,這又有什麼意義呢?如果我們信耶穌並且努力投入服事,持守禮儀規範,只是為了最後能得救。但中間的過程中卻沒有快樂,這根本不算做有福。所以讓我們遵行神的道,在信仰中彼此相愛、彼此鼓勵,來領受神要給我們的快樂。
祝福三,事情順利,就是會有好事發生。敬畏神的人將受到神的善待,會經歷許多美好的見證。上帝賜給敬畏神、遵行神道的人,最美好的福分。雖然遇到一件壞事,但上帝要加給你十件好事。
祝福四,第3-4節主題再次回到了「家庭」。一個蒙福的人,他的妻子就好像葡萄樹。葡萄是一串一串的懸掛著,象徵著多產、豐盛、繁衍。舊約當中也常常用葡萄樹來做以色列的象徵,盼望以色列民族是蓬勃發展的。蒙福之人的兒女則好像橄欖栽子,就是橄欖的樹苗,數量多到可以圍繞在桌子旁。這邊用了兩種植物做比喻,葡萄樹和橄欖樹,它們雖然都會多結果子,但在性質上卻有很大的不同。葡萄樹是攀爬植物,需要有架子才能撐起整棵樹,這有如妻子與丈夫之間的關係,丈夫也需要成為扛起重量的角色,做一個承擔者。橄欖樹自己可以站得好好的,它是獨立的。而且橄欖樹有很多用途,果子能榨油、樹枝能搭帳棚,最重要的它是上帝指定用來建造聖殿的材料。意指兒女們可以成熟獨立,並且被上帝大大的使用。
詩人呼籲我們來看,這就是一幅蒙福的圖象,這就是耶和華神要賜給我們的福。除了工作順利、心情愉快、有好事發生之外,特別提到會有一個健康、繁榮的家庭。在這個家庭中每一個人都能發揮他的價值,沒有人被忽略。父母親是家的中心,夫妻彼此支撐供應整個家庭;兒女圍繞在旁成為幫助,而他們同時也都有獨立的能力,不需要為他們操心。這就是上行之詩來到了山頂,上帝想要帶領大家看的一幅風景。我們在這地上屬靈的旅程是有限的,而我們到底在追尋什麼呢?有許多人在臨終之前都很後悔,人生花大把的時間工作、賺錢,卻沒有留下時間給所愛的家人,沒有把握機會道歉、和好,表達愛意。今天的經文提醒我們,其實上帝要我們享受的福分,不是遠在天邊的功成名就,反而是近在眼前的家人與親友,和他們在一起快樂,在一起服事,一起面對挑戰,才是最美好的祝福。
補述
不過另一方面,我也明白對於一些人來說,面對家人是極具挑戰的事,甚至說是人生最難的課題也不為過。原本家庭應該是神所賜的福,但是你所經歷到的可能卻是真實的痛苦。甚至已經做了很多的努力,卻好像都徒勞無功。求主憐憫我們,回到神的面前我們就只有一個身分,是上帝所親愛的「兒女」。是因為神先愛了我們,先揀選了我們,我們才能夠敬畏耶和華,遵行祂的道。今天信息的內容絕對不是說,做基督徒的必須要家庭和樂、美滿…才叫做成功,而是提醒我們不要搞錯了應該追求的福分。羅馬書 8:15:「你們所受的不是奴僕的心,仍舊害怕,所受的乃是兒子的心,因此我們呼叫:阿爸!父!」如果一個小孩已經盡了他的力量,卻還是無法達到他要的目標,做父母的會怎麼對他呢?天父要邀請你回到祂的家,進入祂的愛當中,可以好好的休息、吃飯、睡覺。阿爸天父要以祂的恩慈憐憫,接納最真實的你,祂也會等候你再次恢復力量與勇氣,或許可以再去試試看。但卻不要忘記,你在天上有一個更真實永恆的家。無論我們在這地上是否能享受家庭之福,最終都要回到那天上的家。
結語、願你享受閤家歡
最後,藉著詩人所寫的四個祈求,願我們都能享受閤家歡樂,無論是在地上的家,或在天父的家。 「願耶和華從錫安賜福給你!願你一生一世看見耶路撒冷的好處!願你看見你兒女的兒女!願平安歸於以色列!」詩人祝福我們在地上的時候,就能享受與神同在的快樂。並且可以活得夠長壽,看見耶路撒冷-神的城,也就是整個國家越來越好。另外也要看見一代接著一代的後裔興起,好像橄欖栽子被神所用。最後,不管我們是否達成什麼成就,都仍然可以得著神所賜那最真實的平安。
詩篇從120到134篇是「上行之詩」,這是以色列人過節時,要上耶路撒冷朝聖所唱的詩歌,不過這是以色列人還有國家的狀態。如果我們將時空背景換作詩篇卷五的編纂時期,也就是被擄歸回時,那這15首詩就變成是一趟從異鄉回到故土的旅程,是對於平安之城(耶路撒冷)的追尋。今天我們要看詩篇127-128,這兩首詩屬於一組詩,夾在上行之詩的詩組當中,可說是「詩中之詩」。它位於15首詩的正中間,也好像爬一座山到了山頂,這山頂有著一片美不勝收的風景,是上帝為我們旅途所預備的收穫。可是這收穫的內容是什麼呢?我們這趟旅程到底在追尋什麼呢?願神帶領我們登上山頂,來思想神所定義的福份。
一、枉然勞力
這首詩被註記為所羅門的詩,所羅門這個名字是「平安」的意思。對於被擄歸回的人來說,平安就是他們所要追求的東西。127篇第1節講的「房屋」有多重的意義。房屋表面上是實體的建築物,但也可以延伸解釋為家族、家人;如果對所羅門這位君王來講,也可以代表著建造王朝;不過我們按著上行之詩的脈絡來解釋的話,顯然這裡更是說要建造神的家,就是聖殿。
以色列人能夠歸回、能夠建造聖殿,這是人手能做到的事嗎?若不是耶和華激動波斯王古列的心,怎麼會讓以色列人歸回呢?若不是耶和華激動猶大省長所羅巴伯、大祭司約書亞和百姓的心,怎麼能成功重建聖殿呢?這裡也說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就是「保護」的意思,我們再怎麼警醒也是枉然、白費功夫。唯有耶和華才是那位真正完全的看守者、保護者。我們若有什麼成就,榮耀不給自己,而是要歸給耶和華。
第2節談到人為了工作清晨就起來,到了夜晚才安歇,勞碌有著辛苦、受傷的涵義。一個人要這麼辛苦承擔著壓力,才能換得一口飯吃,真是枉然、空虛。然而惟有耶和華所愛的,神就要賜他一個恩典叫做:安然睡覺。這裡其實也不是真的要談睡覺這件事,而是要談真正的平安,從神來的平安。不是人可以憑著努力賺取來的,惟有和神有親密的關係才能得到這份禮物。
二、對待兒女
談到「兒女」也就是「後裔」。這個主題對於以色列民族非常重要,關乎亞伯拉罕之約,上帝應許要讓亞伯拉罕的後裔繁多,如天上的星、海邊的沙。也關乎大衛之約,上帝應許要使大衛後裔的國位堅定,直到永遠。所羅門就在這段經文中給我們一個重要的提醒,他指出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是來自於神,所以上帝在我們孩子身上有理所當然的主權,孩子這一生所走的路,其實是要照著神所指示的路去走,並非照著父母親的意思而走。做父母的應該要忠心於被託付的產業(就是兒女),保護他能夠走神喜悅的道路,教導他應該如何來跟隨神。所懷的胎,原文是腹中的果子;這果子是神給的賞賜,賞賜又可以翻譯成工資、薪水、報酬。所以可以這樣理解,兒女是耶和華神給你的禮物,是要讓你得好處的,是要讓你得喜悅的。每一個孩子都是神賜的禮物,甚至包括有些在人看來不體面的,或不健康的孩子。如果父母學習用這樣的視角來愛兒女,就會少一點偏見,多一點珍惜。多一點從神的角度來愛孩子,去發掘每個孩子的寶貴之處。
第4節談到兒女實際上可以給父母帶來什麼幫助。舊約時代的以色列人大概在17~20歲之間結婚生子,因此有眾多的小孩。眾多的孩子好像勇士的武器,成為了父母的力量和幫助。這邊比喻為箭袋充滿,那畫面就是密密麻麻的箭,塞滿在袋子的一幅圖像。這裡的「有福」是在上行之詩中首次出現,和下一首詩的「有福」相互呼應。為什麼有眾多孩子是有福呢?因為詩人受到敵人的攻擊,所以他希望孩子們起來為他爭戰。對於所羅門來講,為了要讓耶路撒冷能有平安,的確也需要眾多孩子起來爭戰,這就是王國所面對的狀況。
詩127整首讀完,特別對建造家庭、養育兒女很有感觸。若不是耶和華使兒女成長,養育的人也是枉然勞力。求神幫助我們有智慧來面對家庭、教養兒女。不要枉然勞力,不要自己攬起所有的重擔,卻要更多的親近神,從神的角度來對待孩子,以恆久忍耐的愛來愛他。那麼神必使你可以安然睡覺,能夠有從神來的平安。
三、什麼是福?
詩篇128篇延續127篇的議題,要來探討什麼是「有福」?上行之詩走到了山的最高峰,就好像我們的屬靈旅程抵達了一個目標,我們的神想要給我們的,是從現在就開始享受信仰生活,得著所謂的「有福」。
128篇第1節這裡的「有福」補充了上一首詩對於有福的詮釋,不是每個箭袋充滿的人都為有福,我們還是要回到詩篇的主旨,就是要敬畏耶和華,願意遵行他的道,這樣做的人才算真正的有福。對我們來講是這樣,對於上一篇的作者所羅門來講更是如此。所羅門王晚期失去了對耶和華的敬畏之心,以政治聯姻引入外國的異邦神明,埋下了王國分裂的種子。我們要忠心持定神的道,才能成為真正有福之人。那麼有福的內容是什麼呢?
祝福一,能享受勞碌得來的結果。「人莫強如吃喝,且在勞碌中享福…(傳2:24)」人最大的幸福就是有工作,並且得到工作所帶來的正面結果。換句話說其實很多人勞力工作自己是無法享受的,都被別人給拿走了。但是敬畏耶和華、蒙神賜福的人,上帝要保守他所做的不會枉然。
祝福二,要享福(第2節),就是要享受「快樂」。如果我們勞碌整天卻都不快樂,這又有什麼意義呢?如果我們信耶穌並且努力投入服事,持守禮儀規範,只是為了最後能得救。但中間的過程中卻沒有快樂,這根本不算做有福。所以讓我們遵行神的道,在信仰中彼此相愛、彼此鼓勵,來領受神要給我們的快樂。
祝福三,事情順利,就是會有好事發生。敬畏神的人將受到神的善待,會經歷許多美好的見證。上帝賜給敬畏神、遵行神道的人,最美好的福分。雖然遇到一件壞事,但上帝要加給你十件好事。
祝福四,第3-4節主題再次回到了「家庭」。一個蒙福的人,他的妻子就好像葡萄樹。葡萄是一串一串的懸掛著,象徵著多產、豐盛、繁衍。舊約當中也常常用葡萄樹來做以色列的象徵,盼望以色列民族是蓬勃發展的。蒙福之人的兒女則好像橄欖栽子,就是橄欖的樹苗,數量多到可以圍繞在桌子旁。這邊用了兩種植物做比喻,葡萄樹和橄欖樹,它們雖然都會多結果子,但在性質上卻有很大的不同。葡萄樹是攀爬植物,需要有架子才能撐起整棵樹,這有如妻子與丈夫之間的關係,丈夫也需要成為扛起重量的角色,做一個承擔者。橄欖樹自己可以站得好好的,它是獨立的。而且橄欖樹有很多用途,果子能榨油、樹枝能搭帳棚,最重要的它是上帝指定用來建造聖殿的材料。意指兒女們可以成熟獨立,並且被上帝大大的使用。
詩人呼籲我們來看,這就是一幅蒙福的圖象,這就是耶和華神要賜給我們的福。除了工作順利、心情愉快、有好事發生之外,特別提到會有一個健康、繁榮的家庭。在這個家庭中每一個人都能發揮他的價值,沒有人被忽略。父母親是家的中心,夫妻彼此支撐供應整個家庭;兒女圍繞在旁成為幫助,而他們同時也都有獨立的能力,不需要為他們操心。這就是上行之詩來到了山頂,上帝想要帶領大家看的一幅風景。我們在這地上屬靈的旅程是有限的,而我們到底在追尋什麼呢?有許多人在臨終之前都很後悔,人生花大把的時間工作、賺錢,卻沒有留下時間給所愛的家人,沒有把握機會道歉、和好,表達愛意。今天的經文提醒我們,其實上帝要我們享受的福分,不是遠在天邊的功成名就,反而是近在眼前的家人與親友,和他們在一起快樂,在一起服事,一起面對挑戰,才是最美好的祝福。
補述
不過另一方面,我也明白對於一些人來說,面對家人是極具挑戰的事,甚至說是人生最難的課題也不為過。原本家庭應該是神所賜的福,但是你所經歷到的可能卻是真實的痛苦。甚至已經做了很多的努力,卻好像都徒勞無功。求主憐憫我們,回到神的面前我們就只有一個身分,是上帝所親愛的「兒女」。是因為神先愛了我們,先揀選了我們,我們才能夠敬畏耶和華,遵行祂的道。今天信息的內容絕對不是說,做基督徒的必須要家庭和樂、美滿…才叫做成功,而是提醒我們不要搞錯了應該追求的福分。羅馬書 8:15:「你們所受的不是奴僕的心,仍舊害怕,所受的乃是兒子的心,因此我們呼叫:阿爸!父!」如果一個小孩已經盡了他的力量,卻還是無法達到他要的目標,做父母的會怎麼對他呢?天父要邀請你回到祂的家,進入祂的愛當中,可以好好的休息、吃飯、睡覺。阿爸天父要以祂的恩慈憐憫,接納最真實的你,祂也會等候你再次恢復力量與勇氣,或許可以再去試試看。但卻不要忘記,你在天上有一個更真實永恆的家。無論我們在這地上是否能享受家庭之福,最終都要回到那天上的家。
結語、願你享受閤家歡
最後,藉著詩人所寫的四個祈求,願我們都能享受閤家歡樂,無論是在地上的家,或在天父的家。 「願耶和華從錫安賜福給你!願你一生一世看見耶路撒冷的好處!願你看見你兒女的兒女!願平安歸於以色列!」詩人祝福我們在地上的時候,就能享受與神同在的快樂。並且可以活得夠長壽,看見耶路撒冷-神的城,也就是整個國家越來越好。另外也要看見一代接著一代的後裔興起,好像橄欖栽子被神所用。最後,不管我們是否達成什麼成就,都仍然可以得著神所賜那最真實的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