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未完成的使命 |張傳弢傳道
根據使徒行傳記載,耶穌復活之後在地上與門徒相處了四十天,講論關於神國的事。當耶穌升天前,他把大使命交代給門徒「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馬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徒1:8)結果門徒一時之間卻還搞不清楚狀況,最後還是靠兩位天使提醒,他們才趕快從橄欖山回到耶路撒冷。藉著今天的信息,也盼望我們再次被提醒:主的大使命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好使我們藉著聖靈得著能力,然後在全地為主做見證。
一、看見福音的目標,要使萬民敬拜神
耶穌潔淨聖殿的事情在四卷福音書中都有記載,不過馬可福音在記載這件事時,很特別的多講了一件事,就是耶穌「不許人拿著器具從殿裡經過」。我們必須了解耶路撒冷城的地形,以及聖殿所處的位置。聖殿位在耶路撒冷城的最東邊,是地形最高的地方。再東邊就是汲倫溪谷,西邊則是城鎮區。對於許多常往來的人來講,如果要從城鎮區下到溪谷往橄欖山方向走,得要繞過聖殿出城,這是非常麻煩的一件事。所以很多人就選擇直接從聖殿西門穿過從東門出去最快。而希律時期聖殿的構造:一般猶太人要來敬拜神,女性可以進到外院,男性可以更進一步到內院;而外面的一大圈就叫做外邦人院,是讓外邦人敬拜上帝的地方。剛剛講到祭司做買賣的地方就是在這裡,想要抄近路的人也是走這裡。他們不敢進到猶太人敬拜的地方,但是在外邦人院裡就無所謂。講到這裡,我們可以發現耶穌這麼生氣的一個原因,不只是訛詐同胞、擾亂安寧,很重要的原因是外邦人的敬拜被大大干擾。猶太人為了貪圖方便,就犧牲了外邦人敬拜神的權利。這也說明了,讓萬民不受干擾的來敬拜上帝,是耶穌多麼看重的一件事。他明明白白地說「經上記著說:我的殿必稱為萬國禱告的殿」。
耶穌引用以賽亞書「與耶和華聯合的外邦人不要說:耶和華必定將我從他民中分別出來。太監也不要說:我是枯樹。因為耶和華如此說:那些謹守我的安息日,揀選我所喜悅的事,持守我約的太監,我必使他們在我殿中,在我牆內,有記念,有名號,比有兒女的更美。我必賜他們永遠的名,不能剪除。」(賽56:3-5)這段經文說的是,原本在律法中被拒絕的外邦人,甚至是申命記裡說被閹割不可入耶和華會的人,這些人不要擔心被神拒絕,只要他們願意謹守安息日、做神喜悅的事、持守神的約,那麼神必賜他永遠的名,甚至比有兒女的更美。這是耶和華神向以賽亞啟示的旨意。接下來6-7節更是重複的說,神必定帶領願意和祂聯合的外邦人,在禱告神的殿中享受喜樂,因神的殿必稱為萬民禱告的殿。這是神的心意,所以我們這些台灣人今天可以坐在這邊敬拜。當耶穌說「我的殿必稱為萬國禱告的殿」時,根據所引用的經文前後,你真的能感受到耶穌關注這些外邦人、換句話說耶穌關注任何一個還沒受浸的新朋友,到一個會為他們生氣的地步。猶太人不能獨佔敬拜神的權利,神的心意是要讓萬國萬民來敬拜。
啟示錄七章9-10節我們可以找到一幅敬拜神的圖像,萬國萬民都來敬拜神、禱告神,人類與神完全的和好。在這結局中,萬國萬民是必要性的存在。所以,向萬國萬民傳福音,也是為了迎接終局所必要的事工,然而這一切的目的最終會落在敬拜這件事上。一位浸信會牧師約翰派博說:宣教並不是教會的最終目標,敬拜才是。傳福音是必要的,但不是終極性的,敬拜才是終極性的目標。換句話說,正是一個地方沒有敬拜,我們才要去那裏建立敬拜,這就是宣教。因此傳福音是暫時且必要的事工;而萬國萬民的敬拜是傳福音的目標。這就是兩者之間的關係。
二、看見福音的必要,為迎接耶穌再來
接下來我們要來談傳福音的必要性。馬可福音十三章耶穌預言聖殿會被拆毀,沒有一塊石頭會留在上面。門徒直接聯想到了世界末日,於是彼得、雅各、約翰、安德烈來問耶穌,關於世界的末了,到底有什麼樣的事會發生呢?耶穌與門徒就在橄欖山上,一邊觀看聖殿,一邊傳講關於世界末了的預兆。在末世預兆當中有一節特別的經文,所描述的是跟傳福音有關「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證,然後末期才來到。」(太24:14)這節經文的對觀經文,出現在馬可13:10「然而,福音必須先傳給萬民。」這兩節經文講的是同樣一件事,描述耶穌再來之前有一件事我們必須做,就是「使福音傳遍天下」,還有「對萬民做見證」,「然後」末期才會來到。耶穌所講的這段經文,讓我們對於「傳福音」與「耶穌再來」這兩者之間的關係,產生很多想像。
雖然我們跟門徒一樣都很想知道耶穌何時再來。但事實上我們不會知道答案,聖經中講了很多比喻,告訴我們要保持謹慎、儆醒禱告、要按著所得的恩賜在當作的事情上負責…等等。我們若知道萬物的結局是什麼,就能夠在現在所處的環境中做正確的選擇,這才是耶穌要表達的重點。為什麼我們要知道末日?因為末日觀念幫助我們,在現今生活中做出合神心意的選擇。因此我們「必須」去做上帝看重的那一件事,就是使萬國萬民都來敬拜神。耶穌說「福音必須先傳給萬民」。根據對觀經文,福音必須先傳給萬民,然後末日才來到。就好像在說傳福音這件事,跟末日來臨這件事是緊緊地綁定在一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必須dei」這個單字充分的表現出,在上帝宏大的計畫中,祂的旨意和決心。這件事「必須」要完成。耶穌基督為我們掀開了終末的序幕,傳福音就成為終末之前必然要發生的事實,也是終末的先決條件。
我們常形容傳福音像是在打一場屬靈的戰爭,假設這是一場真實的戰爭。當我方軍隊進攻敵人領土時,要在一片滿是敵人的土地上搶灘。犧牲許多生命之後,終於成功地打下了這座沙灘。接著,軍隊就在這搭建起臨時的指揮中心,要重整軍隊、建立補給線,好讓軍隊繼續前進,攻打更深的敵人陣營。等到主力軍隊離開後,這個臨時的指揮中心,就會開放讓民眾可以進入開發,時間久了之後,因為大家太會建設了,臨時指揮中心變成了一棟鎮公所、醫療站擴大成醫院、學校也擴增成大學…,結果在這個沙灘上,大家越住越舒服,漸漸就忘了前方還在打仗、前方仍然需要補給、前方仍然需要更多士兵投入、前方仍然需要後方以火力支援。事實上,只要戰爭還沒結束的一天,真正的和平就不會到來。我們若渴求那永遠的和平,就「必須」把結束戰爭當作要緊事來看待。
三、看見福音的現況,擁有宏觀的視野
根據戈登康偉爾神學院在去年所發表的「全球基督徒大數據」,過去120年來全球基督徒人口比例沒有太大的變化,從1900年全球估計有34.5%基督徒,到2020年只有輕微下降到32.3%。雖然整體比例變化不大,但1900年基督徒有84%生活在歐洲及北美,現今卻下降到33%,非洲大陸的基督徒從1900年的9%上升到49%。至於亞洲成長最快的則是中國的地下教會,120年來2%成長至8%,從1400萬人成長至5600萬,成長的幅度也是相當高。至於基督徒比例大幅下降的則是澳洲、紐西蘭,曾經被稱為上帝之國,比例最高的國家如今屢創新低。歐洲也從95%下降到76%,北美從97%下降到72%。最嚴重的則是北非與西亞,就是基督教的發源地─以色列、敘利亞、巴勒斯坦、土耳其一帶,從12.7%下降到4.2%。特別是土耳其的基督徒人口從22%下降到0.2%,當時保羅建立教會的地方如今幾乎沒有基督徒。
台灣近幾年基督徒人口的比例是微幅成長,但越來越少教會開拓,特別是主日出席率下降很多,這是教會需要面對的一件事。分析中也列出台灣目前亟需要教會的幾個地區,第一個就是新北市蘆洲,還需要再建立11間堂會,才能夠讓一間教會關顧小於1萬人(感謝主,這個數字將來要少1個了),第二名是三重,還需要9間堂會。
以上是一個簡易的戰情報告。主要想幫助大家建立一個宏觀的視野,我們需要往外看,不只看見他人的需要,也要看在前線打仗弟兄姊妹的需要。普世教會既然都是連於同一個肢體,並以耶穌基督為首,我們就應當彼此關心、代禱。我們教會有蘆洲植堂事工正在進行中,我覺得這是很榮幸的事,有機會可以參與一間教會的草創階段,其實是難能可貴的。盼望我們從禱告開始,以禱告支援前線,甚至是回應呼召,在沒有敬拜的地方建立敬拜。
以賽亞書第六章,以賽亞看見主坐在高高的寶座上,一旁有天使圍繞彼此呼喊說:聖哉!聖哉!聖哉!這是一幅在天上寶座前敬拜的異象。接著上帝呼召以賽亞說「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你看敬拜跟傳福音的連結真是緊緊扣在一起。以賽亞的回應是「我在這裡,請差遣我!」我相信這也是上帝對我們所發出的呼召。因為傳福音是一個必須、必然發生的事。透過今天所傳講的信息,我們看到了萬國萬民在耶和華的殿中敬拜的異象,這是我們的目標,更是我們的盼望。然而為了要達到這樣的目標,我們需要傳福音。耶穌說福音必須先傳遍天下,然後末日才來到。所以我們不得不傳,這就是基督徒的本分,是神的託付,也是榮耀的事工。上帝量給每個人的禾場都不一樣,在各處還有好多地方的人沒聽過福音,在那裏沒有敬拜,這些地方需要認識神,建立真正的敬拜,才能夠得著永恆的盼望。你在這些需要上看見自己的責任了嗎?願我們能看見,然後勇敢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