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主的晚餐到客西馬尼|馬康偉牧師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教會主日崇拜時,為什麼要有主餐(聖餐)呢?主餐是怎麼來的呢?明明說是『餐』,但怎麼只有一小碎片薄的不能在薄的餅?還有一小杯的葡萄汁?這哪吃得飽呢?教會是小氣嗎?又為什麼,只有受浸後的弟兄姊妹才能參與,而還沒受浸的朋友就不能領用?我先做一個簡單的說明,這要從舊約的獻祭說起。早年舊約獻祭,是一定要帶祭物的,為得是透過牲畜的血,為人的罪暫時性的犧牲(俗稱『代罪羔羊』的由來)。到了新約,耶穌成為挽回祭,他一次獻上,就永遠獻上。所以,我們不用再帶牲畜來獻祭,因為耶穌一次獻上(血為我們流了,身體為我們捨了)。而主最後晚餐時的宣告,就成為我們在崇拜中的核心意義與透過儀式的救贖見證!之後,主最後晚餐就濃縮成『主餐』,更之後,教會歷史的神學發展更賦予信仰上的神聖意義,而稱呼『聖餐』。
基本上,『主餐』與『聖餐』的稱呼是相通的。在我們教會中,很清楚的是『為了記念主!』沒有神秘性與特別的能力。隨著教會歷史的發展,主最後晚餐的記念就從週間的晚上(周三或周四晚上)演變成主日的早上崇拜中進行!但主日崇拜時進行餐飲是不合宜的,於是教會就將『主餐』分為1.主餐禮與2.愛宴。主餐禮在崇拜時用象徵的方式進行,而愛宴就在崇拜後進行!所以,主餐對基督徒有著絕對的意義,因為基督徒的得救,是因為主的死!而對非基督徒,是毫無意義的,所以非基督徒不能領主餐,不是非我族類的劃分,而是他們還不曉得主餐的意義!
今天,剛好是聖餐主日,讓我們就從主最後晚餐與客西馬尼園的禱告來學屬靈生命的功課:
弟兄姊妹要知道,若沒有主耶穌的最後晚餐、客西馬尼園與十架受難,我們沒有一個人可以坐在禮拜堂敬拜祂,因我們都是該死的罪人,誰配站立在他面前呢?而如今,因著基督的犧牲與復活,就帶給我們重生的生命,我們罪被赦免,我們恢復在天父面前兒女的地位!
1.『杯』象徵我們在神面前所該得的『分』。罪人的分是神『忿怒的杯』,但因主在十架上已為我們死,所以杯已從『苦杯』變成了『福杯』了。
2.「耶穌接過杯來,祝謝了!」主是以感謝的態度來接受十字架,不像我們一有難處就常發怨言。
3.我們既都是分受這一個餅,同領基督的身體,因此也都彼此相關相連,總要彼此相顧。
4.主明知猶大將要出賣祂,卻仍與他同席吃飯,並給他機會改變心意,這顯出主是何等的慈愛和包容。讓我們思想:我們若是猶大,我們願意悔改嗎?若有猶大要對付我們,我們願意學習像耶穌嗎?
5.主所關心的,不是祂自己的安危,而是出賣祂者的靈魂!
6.世人彼此爭大,但教會中主的兒女要逃避這試探。喜歡為大的傾向是從舊人老我的生命來的。
7.在罪的世界裏,所有的地位都是為著轄管別人;這世界的靈都是喜歡作頭,掌權管理別人,支配別人。
8.在國度(教會)裡,是生命影響生命,是在主裡勸你們,而不是命令。要知道基督教是復原教,主的兒女千萬不要成為小教皇。
9.在屬天的國度裏,所有的地位都是為著服事、成全、牧養。我們準確的說,在國度(教會)裏,沒有地位的不同,只有恩賜、職事的不同。
10.屬靈的定律:越大的,越能服事人;越小的,越不能服事人;最小的,恐怕他連自己都服事不來。而主無限大,所以主能無限的服事人。
11.我們以為是我們在服事主,其實是主在服事我們;凡不能好好享受主的服事,就不能好好服事主。
12.主耶穌是要去除糠秕;而撒但卻是要篩除麥子。
13.是主先為我們「祈求」,使我們堅固,「不至於失了信心」,我們才能「回頭...堅固...弟兄」。
14.門徒說:「這裏有兩把刀。耶穌說:夠了。」這不是主同意用兩把刀來自我防衛,而是指主的意思被門徒曲解了,因此耶穌要門徒不要再講了。
15.要想免受撒旦的迷惑與攻擊,惟一的辦法乃是「禱告」,而不是靠「兩把刀」。
16.沒有客西馬尼園的順服,就沒有各各他十架的死;順服是在十架之先。神對我們信徒的旨意,就是要我們捨己,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從主。
17.主禱告完了,此刻正是祂最痛苦的時候,但祂仍掛念著門徒,這就是牧人心腸!並且還提醒他們:「你們為甚麼睡覺呢?起來禱告,免得入了迷惑。」
18.照猶太習俗,「親嘴」乃是親密和尊敬的表示,它竟被作為出賣主的「暗號」;基督徒當留心生活中「虛假的甜蜜與尊重。」而應「真心的甜蜜與尊重」。
19.不認識十架真義的人,常用血氣的「刀」,試圖保護教會,不但於事無補,反而有害。血氣的兵器,只能削掉人的「耳朵」,反叫人聽不見神的話。
20.最先定主死罪的,不是外邦政權,而是神的選民(猶太百姓);主的兒女若沒有神的生命,即使是最熱心的人,也可能作出最傷害主的事。
21.主的復活,乃是吞滅死亡的死亡,而不是被死亡吞滅的死亡。
22.主的復活帶來榮耀生命的恢復與永生的盼望。
23.主的復活,終止了人在宗教裡的一切掙扎與虛空。
24.每一個主的兒女,都應有主復活的生命,恢復起初被造的形象與樣式,成為有靈的活人!
金句:總要儆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馬太福音二十六: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