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介紹你必須知道的信息,與你分享詭詐的口殺人的手 VS 神殿中的青橄欖樹!|林毓倫牧師
詭詐的口殺人的手 VS 神殿中的青橄欖樹!|林毓倫牧師
主日直播準時每週日10:00在教會YouTube頻道,歡迎弟兄姊妹線上參與
一.事件與背景:
這篇大衛的詩篇篇幅雖短卻饒富多種文體,包含了哀歌(1-7節),有感恩(9節),有智慧之言(6-7節),審判的神諭(1-7節),諷刺的語錄(1,7節)…,整體而言,在最後的指向等候仰望神,信靠神的名,因此將它定調為「信靠詩」,並宣告義人最終必(終末、審判時)要得勝。
事件發生在撒母耳記上21-22章。自大衛戰勝巨人歌利亞後,全國民心都歸向他,連掃羅的兒子約拿單也跟大衛成為至交、與他結盟。然而,當撒母耳記上18章6-9節中記載,掃羅起了嫉妒之心,屢次想殺大衛;還透過嫁女兒要取聘禮,想藉此讓大衛死於非利士人手裡。之後19-20章記載經過幾番的驗證,最終確定了掃羅想要除掉大衛的心,因此約拿單與大衛訣別,並且立約起誓,希望大衛得國作王後,善待約拿單的後裔。
大衛為了逃避掃羅的追殺,到了挪伯祭司亞希米勒那裡躲藏。當時也許已經有掃羅想殺大衛的風聲傳出,然而大衛卻說是受王之託執行秘密任務。大衛近一步向亞希米勒求食物;然而祭司只有從神面前更換下來的陳設餅,若少年人沒有親近婦人才可以給。大衛回應自己有三日沒有親近婦人,因此得餅。之後大衛又向亞希米勒要刀或槍,祭司回應只有大衛在以拉谷殺非利士人歌利亞的那刀,大衛也因此得刀。那日大衛逃到迦特王亞吉那裡。(參撒上21:1-10)聖經特別記了一件事情,或精準的說是一個角色,聖經說:「當日有掃羅的一個臣子留在耶和華面前。他名叫多益,是以東人,作掃羅的司牧長。」可能是後來編撰加註,更加說明多益當時在現場,說明他的職分,以及後來的影響。
二.人物與對比(結局):
以東人多益:他向掃羅密告大衛逃到挪伯城亞希米勒之處。1-5節形容多益以及此類的惡人以「詭詐的言語」危害人的武器,用讒言害他人,為了自己的升遷與利益說謊(亞希米勒其實是被大衛矇騙而非故意收留)。這裡清楚表達惡人的樣貌:惡人的行為如同「勇士」─以自己的能力、豐功偉業和成就自誇。邪惡的表現:在言語上,說出死亡與毀滅的言語;他們是詐欺能手,欺騙是他們的標誌。邪惡的心:內在的圖謀,傷害敬虔的人;價值觀完全扭曲喜愛反常與敗壞的事,只要對自己有利,可以思想、說出、做出罪惡的虛假與侵略性的言語和動作,目標是要毀壞別人,得著自身利益與目標。
當掃羅要殺祭司沒有人敢下手時(這也是另一種在憤怒與嫉妒中的「勇敢,完全悖逆的勇敢」),多益竟「勇敢」、毫無憐憫地殺了祭司。)不單如此,還用刀將祭司城挪伯中的男女、孩童、吃奶的,和牛、羊、驢盡都殺滅,最後只剩亞希米勒的兒子亞比亞他逃到大衛的所在之處。因此大衛甚至以「勇士」嘲諷多益和掃羅殺害祭司是他人都不敢做的大惡;多益(甚至是掃羅)密告的口、殺害無辜人的手令人感到憤慨。大衛也宣告神要毀滅用詭詐的舌頭和言語取利害人的惡人。聖經的歷史沒有特別記載多益的結局和下場,但詩篇52篇5節卻清楚的說出神完全的審判。這裡的動詞都是祈使句,是一種祈願或是義人的禱告與呼求;但這也讓我們從詩篇作者對於神的倚靠與全然相信,看到即便當下審判尚未臨到,但神終究掌權直到永遠,神在祂審判的行動中,敬虔等候的人必定有確據:義人必定得勝;我們只要等候交託並仰望神。
祭司亞希米勒:是祭司以利的曾孫,他本身是屬神的祭司,帶著後裔事奉神。可能耳聞掃羅與大衛之間的張力,仍然接待大衛(為了逃避掃羅,大衛帶有謊稱、隱瞞的狀況),並且給予需要的協助。亞希米勒其實是基於對掃羅的忠心,並非「窩藏罪犯、隱匿罪惡」,而是忠誠用心、接待幫助。甚至當亞希米勒被誣賴的時候,他仍忠心、義正嚴詞的回應掃羅,他提醒到:「王的臣僕中有誰比大衛忠心呢?他是王的女婿,又是王的參謀,並且在王家中是尊貴的。我豈是從今日才為他求問神呢?斷不是這樣!王不要將罪歸我和我父的全家;因為這事,無論大小,僕人都不知道。」亞希米勒除了表明無辜,也再次提醒王大衛是忠心尊貴的,應當用正確的方式對待。
掃羅:當大衛背叛時沒有人警告掃羅,甚至以為約拿單是主謀要害他的人;他完全不清楚真實的狀況就隨便安插罪名。然而約拿單對他還是忠心耿耿的。掃羅也聽信多益詭詐的舌頭,認為祭司反叛幫助窩藏逃犯(或說是自己的政敵),以莫須有的罪名加諸祭司的身上,卻不願意聽從祭司的分訴和勸告,也不看重祭司的忠心和諫言,聽信小人為利益扭曲的控訴,最終鑄下大錯。掃羅不願意順服神執行殺滅所有亞瑪力人的命令(參撒上15:9),但寧可在此處積極進行殺滅神祭司的工作,而且甚至殺害祭司全家族,也進行屠城,執行的手法就如神命令他滅絕外邦、邪惡的亞瑪力人一樣。(申13:15-18 20:16-17) 真是令人不勝唏噓。
神與屬神之人(大衛):6-9節則是強烈對比惡人與義人。惡人不以神為力量,只倚靠財物並在「邪惡的事上加增、在慾望上堅立自己」,甚至陷害他人以得著利益;但是義人卻要永遠倚靠神的慈愛、仰望神得以長存,並且要稱謝神的名。誇耀惡行的勇士與與長遠憐愛人的神形成強烈對比;經文中第一節說道:「勇士啊,你為何以作惡自誇?神的慈愛是常存的。」第八節也提及:「至於我,就像神殿中的青橄欖樹;我永永遠遠倚靠神的慈愛。 」兩次提到神的慈愛永遠長存、要永遠倚靠神的慈愛。慈愛在希伯來文裡有含意是神對所創造物所施的憐恤、顧念他們的需要,而這裡更是清楚的表達「慈悲的神毀滅作惡的人,藉以向跟隨祂的人顯出祂的慈悲」。也突顯出神對順服倚靠祂之人以及悖逆不信靠祂之人結局的落差。
三.預表與思想:
從本詩篇的結構重新思想:惡人的愚昧(1-4節)、神完全的審判(5節)、從神的審判而得的智慧(6-7節)、義人的福份(8-9節)。不敬虔不順服的悖逆之人,與敬虔順服等候仰望神之人,詩篇作者彷彿用一種畫面做出對比:一顆連根拔除的樹與倒塌的帳篷,用來象徵詭詐奸惡不敬虔之人;對比一顆在神家中茁壯長青的橄欖樹,這就是愚昧人與智慧人、悖逆神與跟隨神、詭詐的惡人與仰望的義人結局的差異與對比。
義人因信靠仰望而有確據,神必定有公義的審判,而義人也要因為神的審判而得智慧,對神有更深的敬畏與懼怕(第六節)。因為義人是那些願意「照著神的啟示、教導、管教而調整生活方式的人」,他們因看見神的作為而懼怕敬畏,並且因為看到神審判惡人的證據就更加有確據:神審判罪惡,義人終必得勝。也因此,義人從神的審判學到一個功課(第七節),就是那些宣稱自己是獨立於神之外,倚靠自己的強壯、優勢與錢財、損人利己的人必要滅亡;因為倚靠的是無法長存之物,然而倚靠全能真神的人卻反之,必要如神殿中長青的橄欖樹一般。
神殿中的青橄欖樹(預表義人的樣貌與福份):這裏是以比喻形容「上帝家裡的青橄欖樹」,橄欖樹是貴重的樹木,是一種常青的果樹,樹葉四季都保持鮮綠。橄欖樹也會開花,每年年中開花,然後十一月至隔年三月進入橄欖的收割期。一顆多結果子的橄欖樹每年可以產生六加侖的橄欖油,貴重的橄欖油,是作為敬拜禮儀所用膏抹的油,甚至也作為燈台上清橄欖油的原料,具有重要意義。其木頭也用於建築上所羅門王建造聖殿時用橄欖木作兩個基路伯和內殿的門扇、門楣、門框及外殿的門框。
四.結論:
舌頭是百體中最小的,但卻能引來殺身之禍甚至令人進入地獄的火;回想最近我們的言行,是否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講了誹謗、輕蔑、霸凌他人的話語;又或者沒有講事實、誤導他人、戲笑、傷害他人?若有,趕緊認罪悔改,也要向他人道歉認錯;若無,也要持續謹守。
倘若我們正在言語的傷害或是欺壓中,要深信伸冤在主,主必報應;我們更要靠著十字架上的愛與基督對我們的饒恕與赦免,選擇饒恕、赦免他人,我們得罪神遠比他人得罪我們更多,豈不當因為經歷基督的饒恕赦免而學習饒恕嗎?
義人的福份就是在神殿中的青橄欖樹一般,所渴慕的,不就是在神的家中,倚靠神的慈愛得著餵養與交通,倚靠神的慈愛勝過惡人,享受神的慈愛;反之,惡人卻因神長存的慈愛受到審判。
義人的生命也要像橄欖樹一樣,在神的面前常新、長青;並且要多結果子;義人的生命也會像橄欖一樣,必須要被破碎、重壓,以致能錘煉成油,最後在錘鍊過的生命,卻能夠成為燈台上的油,點亮為神所用,照亮黑暗的世界。而橄欖樹的木頭也要成為神的家中與殿中的重要的門扇、門框與支柱,為神所用。我們的生命不僅有神公義與慈愛的確據,更要持續活出神的同在,彰顯出神所賜的生命,持續信靠跟隨與仰望。
一.事件與背景:
這篇大衛的詩篇篇幅雖短卻饒富多種文體,包含了哀歌(1-7節),有感恩(9節),有智慧之言(6-7節),審判的神諭(1-7節),諷刺的語錄(1,7節)…,整體而言,在最後的指向等候仰望神,信靠神的名,因此將它定調為「信靠詩」,並宣告義人最終必(終末、審判時)要得勝。
事件發生在撒母耳記上21-22章。自大衛戰勝巨人歌利亞後,全國民心都歸向他,連掃羅的兒子約拿單也跟大衛成為至交、與他結盟。然而,當撒母耳記上18章6-9節中記載,掃羅起了嫉妒之心,屢次想殺大衛;還透過嫁女兒要取聘禮,想藉此讓大衛死於非利士人手裡。之後19-20章記載經過幾番的驗證,最終確定了掃羅想要除掉大衛的心,因此約拿單與大衛訣別,並且立約起誓,希望大衛得國作王後,善待約拿單的後裔。
大衛為了逃避掃羅的追殺,到了挪伯祭司亞希米勒那裡躲藏。當時也許已經有掃羅想殺大衛的風聲傳出,然而大衛卻說是受王之託執行秘密任務。大衛近一步向亞希米勒求食物;然而祭司只有從神面前更換下來的陳設餅,若少年人沒有親近婦人才可以給。大衛回應自己有三日沒有親近婦人,因此得餅。之後大衛又向亞希米勒要刀或槍,祭司回應只有大衛在以拉谷殺非利士人歌利亞的那刀,大衛也因此得刀。那日大衛逃到迦特王亞吉那裡。(參撒上21:1-10)聖經特別記了一件事情,或精準的說是一個角色,聖經說:「當日有掃羅的一個臣子留在耶和華面前。他名叫多益,是以東人,作掃羅的司牧長。」可能是後來編撰加註,更加說明多益當時在現場,說明他的職分,以及後來的影響。
二.人物與對比(結局):
以東人多益:他向掃羅密告大衛逃到挪伯城亞希米勒之處。1-5節形容多益以及此類的惡人以「詭詐的言語」危害人的武器,用讒言害他人,為了自己的升遷與利益說謊(亞希米勒其實是被大衛矇騙而非故意收留)。這裡清楚表達惡人的樣貌:惡人的行為如同「勇士」─以自己的能力、豐功偉業和成就自誇。邪惡的表現:在言語上,說出死亡與毀滅的言語;他們是詐欺能手,欺騙是他們的標誌。邪惡的心:內在的圖謀,傷害敬虔的人;價值觀完全扭曲喜愛反常與敗壞的事,只要對自己有利,可以思想、說出、做出罪惡的虛假與侵略性的言語和動作,目標是要毀壞別人,得著自身利益與目標。
當掃羅要殺祭司沒有人敢下手時(這也是另一種在憤怒與嫉妒中的「勇敢,完全悖逆的勇敢」),多益竟「勇敢」、毫無憐憫地殺了祭司。)不單如此,還用刀將祭司城挪伯中的男女、孩童、吃奶的,和牛、羊、驢盡都殺滅,最後只剩亞希米勒的兒子亞比亞他逃到大衛的所在之處。因此大衛甚至以「勇士」嘲諷多益和掃羅殺害祭司是他人都不敢做的大惡;多益(甚至是掃羅)密告的口、殺害無辜人的手令人感到憤慨。大衛也宣告神要毀滅用詭詐的舌頭和言語取利害人的惡人。聖經的歷史沒有特別記載多益的結局和下場,但詩篇52篇5節卻清楚的說出神完全的審判。這裡的動詞都是祈使句,是一種祈願或是義人的禱告與呼求;但這也讓我們從詩篇作者對於神的倚靠與全然相信,看到即便當下審判尚未臨到,但神終究掌權直到永遠,神在祂審判的行動中,敬虔等候的人必定有確據:義人必定得勝;我們只要等候交託並仰望神。
祭司亞希米勒:是祭司以利的曾孫,他本身是屬神的祭司,帶著後裔事奉神。可能耳聞掃羅與大衛之間的張力,仍然接待大衛(為了逃避掃羅,大衛帶有謊稱、隱瞞的狀況),並且給予需要的協助。亞希米勒其實是基於對掃羅的忠心,並非「窩藏罪犯、隱匿罪惡」,而是忠誠用心、接待幫助。甚至當亞希米勒被誣賴的時候,他仍忠心、義正嚴詞的回應掃羅,他提醒到:「王的臣僕中有誰比大衛忠心呢?他是王的女婿,又是王的參謀,並且在王家中是尊貴的。我豈是從今日才為他求問神呢?斷不是這樣!王不要將罪歸我和我父的全家;因為這事,無論大小,僕人都不知道。」亞希米勒除了表明無辜,也再次提醒王大衛是忠心尊貴的,應當用正確的方式對待。
掃羅:當大衛背叛時沒有人警告掃羅,甚至以為約拿單是主謀要害他的人;他完全不清楚真實的狀況就隨便安插罪名。然而約拿單對他還是忠心耿耿的。掃羅也聽信多益詭詐的舌頭,認為祭司反叛幫助窩藏逃犯(或說是自己的政敵),以莫須有的罪名加諸祭司的身上,卻不願意聽從祭司的分訴和勸告,也不看重祭司的忠心和諫言,聽信小人為利益扭曲的控訴,最終鑄下大錯。掃羅不願意順服神執行殺滅所有亞瑪力人的命令(參撒上15:9),但寧可在此處積極進行殺滅神祭司的工作,而且甚至殺害祭司全家族,也進行屠城,執行的手法就如神命令他滅絕外邦、邪惡的亞瑪力人一樣。(申13:15-18 20:16-17) 真是令人不勝唏噓。
神與屬神之人(大衛):6-9節則是強烈對比惡人與義人。惡人不以神為力量,只倚靠財物並在「邪惡的事上加增、在慾望上堅立自己」,甚至陷害他人以得著利益;但是義人卻要永遠倚靠神的慈愛、仰望神得以長存,並且要稱謝神的名。誇耀惡行的勇士與與長遠憐愛人的神形成強烈對比;經文中第一節說道:「勇士啊,你為何以作惡自誇?神的慈愛是常存的。」第八節也提及:「至於我,就像神殿中的青橄欖樹;我永永遠遠倚靠神的慈愛。 」兩次提到神的慈愛永遠長存、要永遠倚靠神的慈愛。慈愛在希伯來文裡有含意是神對所創造物所施的憐恤、顧念他們的需要,而這裡更是清楚的表達「慈悲的神毀滅作惡的人,藉以向跟隨祂的人顯出祂的慈悲」。也突顯出神對順服倚靠祂之人以及悖逆不信靠祂之人結局的落差。
三.預表與思想:
從本詩篇的結構重新思想:惡人的愚昧(1-4節)、神完全的審判(5節)、從神的審判而得的智慧(6-7節)、義人的福份(8-9節)。不敬虔不順服的悖逆之人,與敬虔順服等候仰望神之人,詩篇作者彷彿用一種畫面做出對比:一顆連根拔除的樹與倒塌的帳篷,用來象徵詭詐奸惡不敬虔之人;對比一顆在神家中茁壯長青的橄欖樹,這就是愚昧人與智慧人、悖逆神與跟隨神、詭詐的惡人與仰望的義人結局的差異與對比。
義人因信靠仰望而有確據,神必定有公義的審判,而義人也要因為神的審判而得智慧,對神有更深的敬畏與懼怕(第六節)。因為義人是那些願意「照著神的啟示、教導、管教而調整生活方式的人」,他們因看見神的作為而懼怕敬畏,並且因為看到神審判惡人的證據就更加有確據:神審判罪惡,義人終必得勝。也因此,義人從神的審判學到一個功課(第七節),就是那些宣稱自己是獨立於神之外,倚靠自己的強壯、優勢與錢財、損人利己的人必要滅亡;因為倚靠的是無法長存之物,然而倚靠全能真神的人卻反之,必要如神殿中長青的橄欖樹一般。
神殿中的青橄欖樹(預表義人的樣貌與福份):這裏是以比喻形容「上帝家裡的青橄欖樹」,橄欖樹是貴重的樹木,是一種常青的果樹,樹葉四季都保持鮮綠。橄欖樹也會開花,每年年中開花,然後十一月至隔年三月進入橄欖的收割期。一顆多結果子的橄欖樹每年可以產生六加侖的橄欖油,貴重的橄欖油,是作為敬拜禮儀所用膏抹的油,甚至也作為燈台上清橄欖油的原料,具有重要意義。其木頭也用於建築上所羅門王建造聖殿時用橄欖木作兩個基路伯和內殿的門扇、門楣、門框及外殿的門框。
四.結論:
舌頭是百體中最小的,但卻能引來殺身之禍甚至令人進入地獄的火;回想最近我們的言行,是否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講了誹謗、輕蔑、霸凌他人的話語;又或者沒有講事實、誤導他人、戲笑、傷害他人?若有,趕緊認罪悔改,也要向他人道歉認錯;若無,也要持續謹守。
倘若我們正在言語的傷害或是欺壓中,要深信伸冤在主,主必報應;我們更要靠著十字架上的愛與基督對我們的饒恕與赦免,選擇饒恕、赦免他人,我們得罪神遠比他人得罪我們更多,豈不當因為經歷基督的饒恕赦免而學習饒恕嗎?
義人的福份就是在神殿中的青橄欖樹一般,所渴慕的,不就是在神的家中,倚靠神的慈愛得著餵養與交通,倚靠神的慈愛勝過惡人,享受神的慈愛;反之,惡人卻因神長存的慈愛受到審判。
義人的生命也要像橄欖樹一樣,在神的面前常新、長青;並且要多結果子;義人的生命也會像橄欖一樣,必須要被破碎、重壓,以致能錘煉成油,最後在錘鍊過的生命,卻能夠成為燈台上的油,點亮為神所用,照亮黑暗的世界。而橄欖樹的木頭也要成為神的家中與殿中的重要的門扇、門框與支柱,為神所用。我們的生命不僅有神公義與慈愛的確據,更要持續活出神的同在,彰顯出神所賜的生命,持續信靠跟隨與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