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介紹你必須知道的信息,與你分享活著的每一天 |張傳弢傳道

活著的每一天 |張傳弢傳道

主日直播準時每週日10:00在教會YouTube頻道,歡迎弟兄姊妹線上參與

小的時候總覺得一天好長,時間好像永遠都用不完。可是成為大人以後,就覺得時間過得好快,怎麼覺得才剛過完年沒多久,現在竟然已經又要進入秋天了。明明一天都是24小時,為什麼感受上卻差這麼多呢?有人說這是因為比例的關係,如果你今天只有活了10年,那一天對你人生來說,佔的比例比較高,所以一天感覺很長。但如果你已經活50年了,那麼一天對你的人生來說比例很低,自然覺得時間過得飛快。另外,身邊的環境也會影響我們對時間的感受。人對於時間的感受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議題,今天我們要來看摩西寫的詩,這位老人家總共活了120歲,想必他對於時間的長短也有很特別的感悟。就讓我們一起來看詩篇90篇。
一、人生短暫與終將歸回
詩篇90篇開啟了新的篇章,來到了詩篇第四卷。前面我們在讀卷一到卷三的時候,有一個問題不斷重複出現:要到幾時呢?尤其是89篇(卷三的結尾)明確講到國家君王的失敗。本來神與大衛立約,說他的國位必堅定直到「永遠」,可是國家現在滅亡了、聖殿被毀了、老百姓被擄去了,難道這個約完全失敗了嗎?若我們只看眼前的狀況,真的會覺得好像沒救了。但從詩篇90篇開始,詩人要帶我們回到更早以前的摩西時代,讓讀者明白一個國家的興衰,不是建立在地上有形的國度,而是建立在對耶和華的信靠。去發現原來真正的君王是我們的神。那我們就可以有一個新的眼光,來理解所遇到的困境,對未來懷抱希望。
這首詩非常的古老,是摩西寫的祈禱。他說主是我們的「居所」,居所就是家的意思。摩西從小被收養住在埃及的宮殿,後來因為殺人就逃亡到米甸地居住40年,接著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在曠野漂流又經歷了40年,自己並沒有進入神所應許的迦南地。哪裡才是摩西的家呢?摩西說「主啊,你世世代代做我的居所。」雖然摩西這一生四處飄盪,但有一個家是他真正可回去的地方,而且是永恆不滅的居所,就是有神同在之處。神的居所象徵著神的同在,也是我們靈魂真正的歸宿。神從什麼時候開始做居所呢?「諸山未曾生出、世界未曾造成…」就是創世以前,而且直到永遠都會是。
摩西轉眼思想人一生的長短,在3-6節中,對比神永恆的居所,人真的是很有限。特別明顯感受的就是我們的身體總有一天要歸於塵土。摩西感受到人的一生非常短暫且無常,他用了三種比喻來形容人的一生:第一個是如水沖去。水來得快去得也快,就像人的生命。第二個比喻是如睡一覺,人在睡覺時無法察覺時間的流逝,很快就過了好幾個小時。第三個比喻是野草的生長,曠野中的野草是在早晨發芽,可是到夜晚就開始枯萎,比喻人生猶如曇花一現。甚至在神來看,一千年的時間有如昨日一樣,甚至好像只經過了夜間的一更(3-4個小時)。
所以1-6節的經文,是帶領我們從上帝的角度來看人生。我們以為人生很長,生命好像是客旅在外飄盪。可是若從上帝永恆的視角來看:人生太短了,摩西活了120歲這麼久,都覺得好像是南柯一夢。另外神也啟示了一件事,告訴我們人活著其實是走一條「歸回」之路,第三節說「世人要歸回」,甚至這是所有人都必須要走的路。歸回到哪裡去呢?主作我們的居所,祂就是我們的終點,有祂在的地方就是有真平安的家。這兩個真理「人生短暫」與「終將歸回」就教導我們以一個新的眼光,重新看待我們所面對的遭遇,能夠有智慧來過每一天。
二、人的罪惡與神的怒氣
只是很可惜,「人生短暫」及「終將歸回」聽起來簡單易懂,但許多人卻沒辦法用這智慧來過日子。摩西感嘆「我們因你的怒氣而消滅,因你的忿怒而驚惶。你將我們的罪孽擺在你面前,將我們的隱惡擺在你面光之中。我們經過的日子都在你震怒之下;我們度盡的年歲好像一聲歎息。」這裡提到人們犯罪引發了上帝的憤怒,回想摩西帶領以色列百姓,出埃及進入曠野,準備要進神所應許的迦南地。但百姓卻在途中不斷的悖逆、抱怨、挑戰,惹動神的憤怒,攻擊領袖、質疑摩西、得罪上帝。摩西回想這些日子,只能以感嘆來表達無奈。今天上帝啟示我們,世上所有的人有一天都將歸回到上帝的居所,要面對上帝的質問。所以日子到底該怎麼過,這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議題,摩西得到一個很實際的結論,就是要「避免神的憤怒」。
「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但其中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誰曉得你怒氣的權勢?誰按著你該受的敬畏曉得你的忿怒呢?」 第10節是大家很熟的經文,說人的年紀普遍能活到70歲、80歲。辛苦了一輩子,世人所誇耀的不就是累、苦、煩、忙!可是轉眼之間一輩子就過完,煩惱這些都沒有意義了。摩西感嘆,人的一生就這樣過完,但這些人卻不曉得神的憤怒,然後只能面對上帝的審判。所以我們該怎麼做來避免神的憤怒呢?馬太福音中耶穌連續用了好幾個比喻來告訴門徒說:你們要「警醒」!因為不知道你們的主是哪一天回來,所以「必須要警醒」!就好像管家或僕人,在主人外出的時候暫時管理家業那樣,僕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好準備。要好好過每一天的生活,包括怎麼對待周遭的人,包括你有沒有做主所交辦的事,包括有沒有善用自己的天賦…等等,這就是我們每一天在生活中需要面對的事。在最小的事上保持忠心,要以警醒的態度來避免神的憤怒。
三、願有智慧的度過一生
保羅在以弗所書五章15-17節對教會說「你們要謹慎行事,不要像愚昧人,當像智慧人。要愛惜光陰,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不要作糊塗人,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這段經文跟詩篇90篇的主題不謀而合。保羅說怎麼樣算作智慧人呢?就是要很謹慎的珍惜每一天、把握每一個時機。每個人一天都是24小時,世上有數不清的事物:試探、陷阱、慾望、罪惡…都想要佔據你的時間,奪走你的每一天。所以經文說不要當個不經思考的糊塗人,而是要去思考主的旨意來過日子。摩西感嘆許多百姓是在神的憤怒之下虛度光陰,於是他向神做一個祈禱「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
一個人如果沒有神的話,多半會數算自己的成就,或者數算有多少人得罪我或喜歡我,好像這是他生命的意義。但這裡「數算」的用法,不是真的要去數點什麼,上帝不是要叫你列出你的成就,而是「珍惜、規劃」的意思。摩西求神教導我們,要好好的珍惜、規劃每一天。尤其我們必須認識神的旨意,才知道那些日子在神眼中是「算數」的,你要去珍惜;那些日子在神眼中是「不算數」的,就要盡量得避免。
緊接著摩西在這首詩的最後,向神發出了三個祈求跟四個願望。這是摩西對於「人生短暫、終將歸回」的反思,這個祈禱要從對神憤怒的哀嘆,轉向期盼神的恢復和轉回。第一個祈求是求神「轉回」(13節),意思是盼望神收回怒氣,不要再不理我們。前面第3節有出現同樣的字,你們世人要「歸回」對應這裡的「轉回」,原來摩西向神真正的訴求是:我們已經悔改了,求神也能「後悔」(改變心意)。第二個祈求是希望能「早早飽得慈愛」(14節)。回想以色列百姓所犯的罪,雖然引發了神的憤怒和懲罰,但幾乎每一次懲罰都會提早結束,這就是神有憐憫有恩典,豐盛慈愛的屬性。摩西知道神一定會轉回,所以他進一步祈求這個禱告能夠早早應允。第三個祈求更清楚的翻譯是「你使我們受苦遭難的日子有多長,求你使我們喜樂的日子也有多長」(15節)。摩西認為人的一輩子這麼的有限,有錢、有權都比不上有「喜樂」來的有意義,所以他有智慧的祈求每一天不論是酸甜苦辣,都能嘗到神所賜的喜樂。
接下來看摩西四個願望。第一個願望是願神顯現(16節),人是很軟弱的,如果沒有看到神的作為就不懂得要敬畏神。所以摩西許願神向人顯現,使人能夠建立信心。第二個願望是願子孫能看到神的榮耀(16節),摩西所思考的不只是當下的百姓,還為下一代的兒女祈禱,不要重蹈覆轍前人所犯的錯,而是看見更多神的榮耀。第三個願望是願神的榮美降臨(17節),神的榮美指的是令人喜悅、可愛、讓人開心的特質。摩西祈禱要感受神的榮美,與神同在應該要充滿喜樂才對,他希望所有神的百姓都能感受到這樣的喜悅。最後一個願望是願神堅立我們手做的工(17節),這工的內容是什麼並沒有明說,但從整首詩看下來,無非是強調我們每一天手上做的任何事,都需要靠主堅立才會穩固可靠。摩西的三求四願都圍繞在神身上,同時也對應著面臨苦難災害的信仰群體。到底一個智慧人該怎麼過日子呢?就是要以神為居所,離棄罪惡,珍惜神所賜的每一天,並且靠主堅固手中一切的工作。
最近一則新聞說到,一名已經在2006年過世的15歲青少年「卡洛.阿庫提斯」,被天主教教宗冊封為聖人,成為首位封聖的千禧世代,被人稱之為「上帝的網紅」,成為了網路領域的主保聖人。這個少年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呢?他是英國出生的義大利人,搬回義大利後開始熱心投入教會。跟一般的青少年一樣,喜歡踢足球、打電玩,拍短片上傳社群媒體。但他也有祈禱的生活,並常拿自己的零用錢幫助窮人,還在學校阻止同學的霸凌。另外他還自己建立網站來傳揚福音,也常規勸他的父母要上教會。15歲那年被診斷出白血病,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因腦出血過世了。
我們不知道生命什麼時候會結束。但在這位卡洛.阿庫提斯的葬禮上,來了許多曾經受他幫助的人記念他所做的事。若我們回頭看,他每一天的生活真的說不上有多麼偉大或特別,就是單單在每一天,去選擇上帝喜悅的路。可不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當然可以,每一天是很喜樂的。摩西說與神同行本來就應該這麼喜樂,你是活在神的榮美裡面。所以讓我們遠離一切的罪惡,拒絕一切的試探。不要使自己活在神的憤怒中,而是要進入神的居所,享受有主同在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