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1
商品介紹
2
快樂的捐獻|張傳弢傳道3
http://www.amoybc.org.tw/ 廈門街浸信會
首頁 事工訊息 講壇信息 2023 快樂的捐獻|張傳弢傳道
1120625

快樂的捐獻|張傳弢傳道

112.06.25主日信息摘錄
經文:哥林多後書九章6-15節

主日直播準時每週日10:00在教會YouTube頻道,歡迎弟兄姊妹線上參與

哥林多後書第9章這段所要談的是奉獻,每個人對奉獻的看法都不一樣,這個議題真的是不容易談論,搞得奉獻好像是一個多麼痛苦的事。難道奉獻不能甘心樂意嗎?主耶穌說「施比受更有福」,我們今天就要從一間算是富有的教會「哥林多教會」來看保羅的教導,到底怎麼樣才能夠有合神心意的奉獻呢?求神幫助我們能夠在這樣的服事中,知道該如何喜樂。

一、遲到的行善捐輸

保羅第二次佈道旅行時聽到馬其頓的呼聲,就到現在的歐洲地區去宣教。在哥林多待了大概一年半的時間建立教會後就離開了。保羅離開後教會出現了問題,保羅就寫了一封信(哥林多前書),勸勉他們要更加的成熟、要用愛心來彼此勸勉。很可惜大多數人拒絕保羅的教導,也不服他的權柄。保羅非常擔憂,所以就第二次的造訪。據林後第二章所提到的,保羅用嚴厲的態度去責備教會讓許多信徒憂愁難過。與此同時,哥林多教會內出現一批猶太籍的傳道人,大肆論斷保羅。哥林多教會的信徒聽到這些瞧不起保羅的聲音,也難免受到影響。所以保羅才寫了第三封信,就是哥林多後書。這卷書信主要的內容是:1-7章,保羅為自己的辯護;8-9章是講關於捐獻的事;最後10-13章針對假使徒的反擊。如果說哥林多前書是在講保羅對教會的觀感,那麼哥林多後書就是在講教會對保羅的觀感。這裡提到的奉獻不是十一奉獻,十一奉獻的用途主要是讓自己的教會能正常運作。這裡所提到的是「慈惠奉獻」,是看到別人的需要而去做的額外奉獻。主後四十六年猶太地發生饑荒,當時安提阿教會曾託付保羅與巴拿巴,帶捐款去救濟耶路撒冷的信徒。後來保羅持續發起這個賑災運動讓許多教會一同參與,現在所講的就是這筆慈惠奉獻。保羅提醒哥林多教會要有行動,要顯出你們是樂意奉獻,不是出於勉強。

以上是哥林多後書8-9章的背景,保羅明明是建立教會的人,卻被拿來比較、質疑。但保羅的態度是,在這種情況下,我還是要勸你們把這件慈惠奉獻的事情做好。在林後12章他這樣說:我所求的是你們,不是你們的財物。好像兒女不用為父母累積財產,父母才要為兒女累積財產,我是甘心樂意為你們的靈魂奉獻我所有一切。難道我越愛你們,結果你們卻越不愛我嗎?保羅有如一個叛逆青少年的老父親,面對著小孩對他的忤逆,還是恆久忍耐的愛他的小孩,雖然小孩可能聽不進去,但他仍舊教導該教的事。就著這樣的心情,我們要來看保羅對於奉獻的教導,盼望上帝的兒女們,能夠了解這位老父親的心意。

二、樂捐的好處(向神)

哥林多後書九章6-11節中,保羅用農夫的比喻來說明一個簡單的道理:所種的得越多,收穫也就越多。種子是什麼呢?根據經文的脈絡,種子就是錢財,撒種就是把錢拿去賙濟貧窮。保羅引用了以賽亞書5:10,我們的神是給人種子的神,是給人糧食的神,祂如果知道一個人是多多撒種的人,必定多多給他種子去撒。所以換句話說,上帝會讓你有用不完的種子,去多多的施捨、做善事。那所收穫的是什麼呢?保羅引用了詩篇112:9說明,施捨錢財賙濟貧窮,所收穫的就是仁義的果子,而且這果子有個特色就是能直存到永遠。11節說神會讓你凡事富足,這不是你真正的收穫,凡事富足是拿來撒種用的,真正的收穫是仁義的果子。就算你多有錢,也不能存到永遠,但是仁義卻能夠帶到永恆去。保羅提醒我們要怎麼樣達到仁義呢?就是要均平。在第八章說到:多的沒有餘,少的也沒有缺,這就是仁義了。

那麼捐獻的態度應該如何呢?要快樂,不要作難,不要勉強。神所喜愛的是捐得樂意的人,祂看重的是內心不是外在,這是奉獻應該要有的態度。而且樂意的態度有一個很重要的結果,就是讓神喜歡你。神如果喜歡你的話,絕對是物超所值啊。保羅在這一段告訴我們,你如果願意慈惠奉獻,去救助那些貧窮的弟兄姊妹。第一個是不用擔心自己變得缺乏,只要你做一個撒種的人,上帝就會多多給你種子去使用。第二個是你的奉獻可以收穫仁義的果子,用會朽壞的錢財,換取不會朽壞可以存到永遠的果子,其實非常划算。這兩樣好處都叫我們不要擔心付出了就會沒有,不要以為給予我就缺乏了。

保羅更進一步要教導我們,一個討神喜悅的奉獻態度:「捐得樂意」,因為我們的神也是樂意為我們犧牲的神,這就是祂的屬性。事實上保羅真正在乎的,還是哥林多人與神之間的關係,他盼望這當中有真實的愛,能夠像神,不是做表面功夫而已。所以他特別提醒我們,不要做一個隨便或衝動的奉獻,而是真正由心而發的,去決定奉獻的金額。動機也要單純,不要用奉獻來減輕罪惡感;也不要用奉獻來建立自己的榮耀,不需要跟別人說自己奉獻了多少。這些都帶有不純的動機,不是神所要的。那要怎麼樣才算樂意的奉獻呢?我覺得首先有一個重點,就是要能看見需要。把眼光從自己身上移開,去看貧窮者,軟弱缺乏者的不堪、不足。然後因為愛神的緣故,有從神而來的憐憫之心、仁義之心去愛人,這樣才會有真正樂意的奉獻。所以鼓勵弟兄姊妹,當我們為某樣事情來奉獻的時候,要真的去研究對方的情況和需要,也要為此來禱告,奉獻之後最好還能持續追蹤,看看後續還有沒有什麼需要。真正的愛與關懷,上帝必然喜悅這樣子愛人如己的奉獻。

三、樂捐的好處(向人)

剛講的是樂捐向神的好處,接下來12-15節是在講樂捐對人,特別是對教會合一的好處。我們今天所談的慈惠奉獻專案,是為著耶路撒冷教會中受到飢荒影響的猶太信徒,所辦理的外邦教會聯合勸募。這兩個群體間原本是有著一股張力的。猶太信徒認為外邦信徒應該要守割禮、猶太律法。外邦信徒則是覺得猶太信徒還在靠這些外在的儀文律法,是沒信心的表現。所以這筆奉獻其實有它特別的─「合一」的意義。保羅說你們辦這件事,不但是補足了聖徒的缺乏,還叫許多人因此感謝神。為什麼感謝神?不只因為得到金錢感謝神,更是因為透過這奉獻,他們就發現原來我們真是一個身體!原來你們是真的承認基督、順服福音,所以才盡釋前嫌的,做出這樣愛的舉動。我們就將這榮耀歸給神,因為透過這捐獻,知道上帝在這世界的各個角落,做祂奇妙的工作,讓許多素未謀面的人,在基督裏成為一體。原本不和睦的兩群人開始為彼此來禱告。真是感謝神,因他有說不盡的恩賜。

主耶穌說:「你的財寶在哪裡,你的心也在那裡」。哥林多教會的信徒將奉獻投注在耶路撒冷教會,他們的心也會跟著一起過去。然後耶路撒冷教會的信徒,收到這值得感恩的奉獻,他們的心也會跟著響應回來,隨著這樣心與心的迴響,原本中間好像高牆一般的的芥蒂都被打破了。金錢在這個時候成為了一個證據,證明哥林多信徒真的有信耶穌。聽起來很奇怪,難道說有奉獻才代表有信主嗎?當然也不是那麼簡化,有些人確實經濟狀況不好,不太有辦法奉獻。但你獻上什麼給耶穌呢?一個人獻上什麼給耶穌,確實可以從當中看出來,他到底有沒有相信上帝。你獻上什麼給神呢?這個問題留給大家自己來思想。

不過無法否認的是,耶路撒冷教會在這個時候確實透過金錢感受到肢體間的合一。我們常說是為神奉獻,但畢竟奉獻最終還是給人的,所以在這過程中,人會很有感覺的。我們常常在說教會要合一、弟兄姊妹要合一,可是合一很困難,每個人想法意見都不同要怎麼辦呢?有句成語說:雪中送炭。就是在對方最需要、最缺乏的地方去補上、去幫助他。感謝主!竟然就促成合一了。這一切的感恩、感動,最終都在基督裡將榮耀歸給神,這樣的奉獻就成為最美的敬拜。奉獻不一定等於錢,但是奉獻一定是「愛」。約一3:23「神的命令就是叫我們信他兒子耶穌基督的名,且照他所賜給我們的命令彼此相愛。」感謝神!因此我們就經歷這說不盡的恩賜。

回到哥林多後書,到底保羅寫這封信有沒有達到目的呢?到底哥林多教會的信徒們,最後有沒有成功奉獻呢?有!他們奉獻了。就記在羅馬書15章,保羅說他現在要往耶路撒冷去,帶著馬其頓和亞該亞人(哥林多教會所處的地方)他們「樂意的奉獻」去供給聖徒中的窮人。那今天上帝透過信息要跟我們說的話,有沒有達到目的呢?這就是我們的功課了。其實說到底,我們究竟有什麼可以獻上的呢?跟耶穌基督的救恩相比,不管獻什麼都是微薄的。但是也因著基督,我們的奉獻竟然能參與在永恆當中,它的價值反而超過了我的想像。求神幫助我們,不要為著犧牲所擔憂,不要害怕付出之後會一無所有。叫我們能有眼光看見他人的需要,藉著奉獻完成愛的命令。而且還能夠享受說不盡的恩賜,享受超乎想像的快樂。

1563448